最近,宫崎骏导演的封笔之作终于在国内上映了。
剧中真人的母亲留给他一本名为《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书,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真人无论时代如何困难,都要活得像一个真正的人。之所以电影取了同名,是因为这本书与宫崎骏有着奇妙的缘分。
宫崎骏小学时,曾在在教科书上读到书中节选,并深深震撼。而后偶然在家附近的旧书店看到此书,买下之后手不释卷,60年后他仍对这本书记忆犹新。
初次翻开《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他在自传中写道——
“直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初次翻开《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时的感受,
心中毫无缘由地涌起一股怀念之情。”
2017年,该本小说由羽贺昭一改编成漫画。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今天来聊一聊这部影响宫崎骏一生的小说改编成的漫画——
润一的舅舅失业了,润一陪他出去散步。
当他和舅舅在商场顶楼俯瞰街道时,他突然感到自己仿佛漂浮在未知的巨大漩涡中,世界这么大,无数的人各有各的想法、过着各自的生活,他第一次感到自己就像一个分子。
就像一开始人们都以为世界是围绕着地球转的,直到哥白尼发现日心说。孩子们的认知体系一开始也是以自己为中心的,长大后,他们才会以广阔的世界为前提,了解世界上多种多样的人与事。
曾经是出版社编辑的舅舅敏锐捕捉到了润一的转变,意识到润一已经开始独立思考,客观地看待世界。
因此在之后的交流中,舅舅一直把他称作“小哥白尼”,并把他当作独立个体,当做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的朋友。每一次解答疑惑时,都会尊重他的想法,在肯定他的思考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表意见。
润一的班上,有一个平时少言寡语的同学浦川。由于家里贫困,他几乎每天中午的便当都是炸豆皮,于是被坏小子山口取外号为“炸豆皮”,并且上课戏弄他。
面对这种霸凌行为,却没有一个人站起来替浦川出头。润一想站出来替他出头,却没能战胜内心的恐惧。其实不单是润一,班上每一个人都害怕成为施暴者下一个出气筒而恐惧着,并一步步成为施暴的参与者。
这个班里缺少一个哥白尼一样的人。
这时候班上的阿猛站了起来阻止了山口欺负人的行为,并和他拉扯在了一起。阿猛阻止山口的时候,润一仿佛看见了一个巨人,紧紧地跟在阿猛身后,挥舞着拳头。
就当阿猛即将打下“正义的一拳”的时候,却被一声“住手”阻止了。是浦川,他阻止了阿猛与山口的进一步撕打。
明明被山口欺负,浦川却挺身而出维护欺负自己的山口。润一问他为什么要阻止阿猛,明明阿猛可以替他狠狠教训山口。他说,因为他知道挨打的痛苦。正因为被雨淋过,所以会想给别人撑把伞。
制止霸凌并非是以暴制暴。当现场的舆论氛围一边倒向倒向阿猛的时候,浦川能够挺身而出,防止激流再次流向错误方向。浦川说完这些话后,润一仿佛又看到了什么。
这次事件之后,山口找了自己高年级的哥哥,带了很多人,到处寻找阿猛教训他。在阿猛害怕的时候,润一和浦川站出来决定袒护阿猛,当坏小子来到的时候愿意出面一起抵抗。
阿猛也因此安心了许多。可当高年级围攻他们的时候,润一却再一次没能战胜内心的恐惧,临阵逃脱了。这次之后,润一的内心久久无法释怀。。。
这部漫画的故事本身并不复杂曲折,像一杯淡淡的温茶。从简单到深刻,探讨了一些很朴素但却被人们忘掉的道理。舅舅同润一的这些经历困惑与他写信交流,探讨关于贫富、欺凌、勇气的问题,引导他树立人生观,开始思考“你想要活出怎样的人生”。
虽然这部作品只是一部青少年读物,但是他提出的这个有点宏大又抽象的问题,却引发了许多成年人不断的思考。成为了每个时代引导着各种年龄群体生活的人生指南。
舅舅称润一为“小哥白尼”,不单单是对他像哥白尼一样善于发现,勤于思考的赞誉,而是希望润一能变成哥白尼一样拥有桀骜不驯的灵魂的人。
人类习惯以自我为中心,而这种自我,往往束缚了人类的历史。
哥白尼却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敢于反抗传统教权的革命者。
在当时,被大众普遍接受的天文体系是托勒密体系,即地心说。面对当时教权大于皇权的天主教,哥白尼也依旧敢于质疑,提出不同的观点。对于他来说,即便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为真理献身,不做一个失去节操的麻木的人。
润一临阵脱逃后,舅舅在信中向小哥白尼传达了做什么才是什么是正确的事。浦川被欺负事件中,润一曾两次看到了某种东西。当一件事情发生时,倘若自己的感受从内心涌现时,就要努力思考这件事其中的含义,是否是正确的。
为什么阿猛帮助浦川时润一会有所触动?为什么浦川在制止阿猛时也依然被触动了?因为阿猛在当时像代表了哥白尼的勇气,在别人不敢对环境提出质疑的时候,敢于站出来反抗强权压迫,伸张正义。而浦川代表了哥白尼明辨是非的思考以及哥白尼人文主义关怀的细腻。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创作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那时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正在抬头。由于军国主义在社会上蔓延,各行各业停滞氛围正在国内持续散漫着。书中润一的舅舅就是因为各行各业都需要为军事事业让步才失去了工作。
原作者吉野源三郎或许已经感知到社会的异常与疯狂,预感到战争即将爆发。无法阻挡战争趋势的他似乎在用这本书做最后的抵抗,旨在向1930年代日本的孩子们传达自由和进步的文化。
在战争时代,作为一个人其实是很难做到的。日本在当时军国主义思潮的笼罩下,每一个人都被包装成了一台台供战争使用的杀戮机器。活下去,已经是战争年代的大部分人最奢侈的愿望了。
他试图传达给读者这样的信念,无论时代如何困难、残酷,请始终作为一个“人”而活着。无论在任何社时代,始终保持着思考,像哥白尼一样,不惧强权,明辨是非。
宫崎骏曾在自传《折返点1997-2008》中写道,自己成长于战后年代,昔日的公园与游乐场已成废墟,街上到处都是负伤的人。
他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毁,遂开始反思:普通人也会有残暴的一面,卷入异常状况时会做出残暴的事情,当战争的暴风骤雨真的降临到他的身上,他是否也会狂热地去做些什么?
本作品中给出了答案。他并非是用空洞的口号教育你在顺境中“你应该成为怎样的人”,“你该怎么怎么做对社会有价值”,而是在舅舅与润一的思想交锋中,让你悟出“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在无法改变的现实中如何寻找属于你最好的人生”的道理。
可以说,宫崎骏的所有作品都在描画这种人,他们是一个又一个的小哥白尼。宫崎骏的动画世界的源头,就在舅舅写给小哥白尼的每一封信中——永远向往真、善、美。
或许你在慢慢的人生路途中已经形成了看待事物的方式、对待生活的态度、与人相处的原则等等,但人生永远不会一成不变。生命的模样还是会因为偶尔的一念之差发生变化。
不管外界是美好还是残酷,观念是多么不尽相同,都要想办法将自己的人生活成更好的样子。就像宫崎骏的动画世界描绘的那样,愿你活出属于你最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