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分级或许可以改变很多!

动画分级或许可以改变很多!插图

作为一代人的“信仰”,在新时代里,迪迦却被当作侵害未成年人安全的失格动画遭到声讨。

2021年4月6日,江苏省消保委发布《动画领域侵害未成年人成长安全消费调查报告》,在一份关于暴力元素的统计列表里,迪迦奥特曼凭借43处暴力元素问题点,位于榜单第四。对这部动画的评价是,“涉及到持械殴打、多人恐吓、纵火爆炸等暴力情节”。

而在另一份阴暗黑化元素榜单里,迪迦奥特曼高居榜首,陪伴一代人成长的光之巨人,变成了家长们心目中“黑暗的化身”。

根据这份调查报告,超过八成(84.2%)的家长担心小孩看动画影响视力,近五成(47.4%)怕耽误学习。除此之外,有396位家长表示动画片内容过于成人化,占比38.6%;198位家长担心与自己的教养观念冲突,占比19.3%;180位家长怕无任何教育意义,占比17.5%;有36位家长抱有其他担忧,占比3.5%。

动画中的暗黑元素,符合未成年人猎奇、好奇的思维,家长们认为,在不加以引导提示的情况下,这些内容会助长青少年焦虑、压抑情绪蔓延,对于暴力行为的认知产生偏差。

在鸡娃成风,孩子们从学前班就开始陷入竞争的时代,我们不能在动画片里表现焦虑,很有趣。

儿童剧深度

《迪迦奥特曼》曾是两代人的精神寄托。

这部平成系列开山作登场之前,制作奥特曼系列的圆谷公司正在谷底:老社长去世后新社长掌权不久,由于上一作奥特曼正统作品的巨大失败,圆谷和TBS电视台彻底闹翻,没有播放渠道和资金支持,只能变卖奥特曼的海外版权。

外形一言难尽的泰国哈奴曼,以及美国帕瓦特奥特曼,都是那一时期的产物。

圆谷下沉的趋势,被光之巨人拉住了。

不管从技术还是内容上,这部特摄片都达到了过去奥特曼系列不曾达到的高度,成熟的影像合成,让迪迦充满科幻感,而内容上的现实主义题材,又让它不仅仅限于一部简单的“子供向”作品。

在过往的昭和系奥特曼中,奥特曼的来源和宇宙怪兽一样是外星生物,而到了迪迦,奥特曼则成为抽象概念的化身,是光、地球意志之类形而上的存在赋予人类的力量,换句话说,迪迦为代表的平成系,奥特曼就是人类自己。

动画分级或许可以改变很多!插图1

这种巧妙的设计,让迪迦在叙事上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作为人类的奥特曼存在缺陷,也会在人与奥特曼的身份转变之中出现“自己与自己的矛盾”。在与怪兽的抗争之外,奥特曼系列的创作理念出现巨大提升,剧情再次回归“以人为本”,也因此拥有了坚实的情感、思想内核。

比如第五集《怪兽出没的日子》,导演就通过蒙太奇手法,靠一组群像直观展现了群体无意识对社会的侵蚀。

只会打嘴炮的所谓怪兽专家,觉得怪兽不出现在自己所在的城市就无所谓的街头民众,奔赴最前线的记者小野田,以及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宗方指挥。不同人群之间的隔阂,舆论场永不停息的噪音,正如当今的社交媒体,不同立场的人之间似乎永远无法互相理解。

而第10集《被封闭的游乐场》,以及第17集《红与蓝的决战》,则分别围绕着校园霸凌、孤寡老人等社会议题展开故事,被霸凌的孩子在面对怪兽侵袭时找回了勇气,挺身而出保护妹妹,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和外星生物产生友谊,终于得到睽违已久的关怀。

就连竞争的焦虑和内卷的痛苦,都能在迪迦里找到映射。

第11集《通往冥界的安魂曲》,科学家良介从小接受最顶尖的教育,习惯了在所有事情上争个第一。这位宇宙开发中心的精英分子,科研学术上硕果累累,却对无法像堀井一样进入胜利队,以及因为和堀井比赛输了无法追求彩香耿耿于怀。

为了证明自己,良介违反科研伦理以身试药,将艾勃隆细胞植入体内,最终死于自己畸形的执念,在临死前,他对世界的最后一句话是“如果我不是第一,谁都不会来爱我”。

从小在升学焦虑里成长的人,都会被这句话背后的孤独触动。

比起科幻特摄片,迪迦更接近一部现实色彩浓厚的全年龄童话,每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映射。

这也是为什么,即使平均收视率只有7.3%,比之前在同一时段播出的电视节目的7.8%还低,但迪迦还是成为在90后、00后中认知度最高的奥特曼作品。

1998年,迪迦获得第29届星雲賞(星云奖)中映画演劇部門・メディア部門(电影、演剧、电视剧部门)的获奖作品,成为史上第一部获得星云奖的电视特摄作品。

一刀切合理?动画分级求加速

在调查过程中,一位5岁男童的家长表示,儿童向作品的故事情节需要务实,“不能太多科幻的东西,不能太多脱离生活常识的东西,这样不利于孩子成长。”

按照这个评价体系,底色就是科幻的特摄片奥特曼系列显然不配。不止奥特曼,异世界带着怪兽到处跑的《数码宝贝》、《精灵宝可梦》不配,猪像人一样生活的《小猪佩奇》不配,甚至就连看起来仙仙美美的《芭比梦幻屋冒险旅程》也不配。

动画分级或许可以改变很多!插图2
芭比娃娃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当然,也有家长觉得动画对孩子的影响,关键应该在于家庭内部——年幼的孩子价值观还没形成,生活常识缺乏,需要家长密切的陪伴,“一起看动画片的时候也需要跟孩子多沟通,哪些事情是真的,哪些假的,现实和电视的区别是什么,这些都要跟孩子去沟通,才能减少孩子的好奇心。”

但陪伴,意味着时间和精力成本的增加。

对于更多夫妻双方忙于生计的双职工家庭来说,他们更希望对动画播放平台加强管控,限制用户使用时段、服务功能、在线时长,划定专属内容池,换句话说,实行动画片分级制度。

“目前的动画资源获取太方便,百度一搜,能看的、不能看的都能看,这个不控制,分级制度显得没意义。”

针对出版品、音像制品、电视剧和电影等方面的管理条例和审查规定,相关部门早已出台,尤其是在“禁”这件事情上,对不适宜内容大刀阔斧地删改,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在更有价值的“限”这件事情上,制度层面的设计却简单得接近于无。

一刀切政策,导致国内文艺作品不得不全年龄化,内容不断向下兼容,陷入逻辑简单、剧情低幼、敷衍劣质的怪圈。

在动漫行业,这一点尤为突出,扶持国漫这么些年,爆款只出过屈指可数的《大圣》、《哪吒》、《秦时明月》几个,背后除了混补贴的泛滥,充满束缚的创作环境也功不可没——就连内容严谨、寓教于乐的《蓝猫淘气3000问》都能被举报,要认真做出有内涵的动画片,风险太大,成本太高。

动画分级或许可以改变很多!插图3
因为荒谬原因被封禁的《蓝猫淘气3000问》,岂止时代的眼泪

好消息是,这次江苏省消保委提出了探索动画分级制度,这套构想中的分级制,有两种模式:

一是通过受众年龄确定成年人和未成年人两个基础标准,对成年人动画内容审查适度放宽,在未成年人领域,需要考虑与儿童受教育程度保持一致;

二是内容分级,对激烈的冲突行为、对常识的颠覆性描写等,进行限制级分类,在播放平台、播放时间上进行管理;对涉及科普教育、日常生活类型的进行普通级分类,在常规电视、网络等平台播放。

分级的好处显而易见,动画产业可以实现精准创作和投放,创作者们可以挣脱束缚,按市场的喜好进行创作。

动画分级或许可以改变很多!插图4

实际上,未成年人动画分级制度早有先例,比如动漫大国日本,动漫分级就有12岁、15岁、18岁等不同等级,各自对应不同的具体要求:12岁以下动画片有白名单制度;12岁、15岁、18岁存在不同的观看模式,有的要求监护人陪同、有的要求监护人事先审查。

动画分级或许可以改变很多!插图5

除了制度规定,在日本动画电影上映必须经过日本映画伦理委员会审核,动画片要登上电视,则须交由“日本放送伦理番组向上机构”决定——这是日本民间放送联盟(民放连)以及日本放送协会(NHK)设置的联合机构,在业内具有强大影响力。

正是完善的分级和管理,才让日本动漫产业可以快速发展。

温馨提示:
1.本站内容均收集于网络!若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发送邮件至:wayzt1314@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2.本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影片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转载内容遵循避风港原则,不受本站保护。
3.所有UGC内容仅限于参考和学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更多问题欢迎阅读“服务申明”。

给TA打赏
共{{data.count}}人
人已打赏
2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盛夏与七月

    很难不支持,分级制度确实很有必要。

  2. 未来